(一)整體區域資源調查案
10.
鄉鎮
|
苑裡鎮
|
補助年度
|
100年度第3次複審
|
計畫案名
|
苗栗縣苑裡鎮客家聚落生活環境資源調查暨公共環境營造計畫
|
核定日期
|
100.9.27
|
執行狀況
|
結案
|
摘要
|
苑裡的客家族群主要分兩次移民,一次移民由於處於閩南應是的環境,大多數已不會說客語或不知自己是客家人,二次移民則多是日治時期由三義、通霄搬遷而來,多以四縣腔為主。然而時空的變遷,客家文化因為都市化衝擊、工商銳變及交通方便,許多年輕族群出外打拼,打開客家族群之蕃籬,導致客家族群逐漸同化,甚至沒落。
本計劃除調查研究苑裡鎮25里之客家聚落分佈概況,以及重要家族遷移發展史外,並針對居住最多客家人之聚落,透過人、文、地、產、景之綜合性調查,找尋重要之客家文化點,再發掘線並與點串連,構成面狀苑裡鎮特色的客家文化聚落。
|
全區規劃構想
|
一、主要規劃構想:
苑裡鎮是苗栗縣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本計畫以時間軸結合空間軸,提出以集居聚落探尋客家歷史發展之規劃構想,由埤塘、水圳呈現客家先民智慧,利用古道(早期生活路徑)串聯,構成獨具特色的苑裡客家文化生活圈。
(一) 唐山客家過台灣
苑裡在漢人為移墾前,是平埔道卡斯族人居住地區,直到雍正年間才有漢人移墾,這些客家先民一步一腳印,闢出了苑裡炎焰山道,並且不畏艱難的開墾火焰山區,為當地發展奠基。
(二) 客家移民薈苑裡
客家族群移民的主要動機乃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可依遷入時間而劃分:一次移民的廣東客家人,多半居住在蕉埔里、石鎮里以及南勢里一帶;日治時期遷入的二次客家移民,則是以居住在火炎山地區為主。
(三) 客家先民生活智慧
火炎山地區因為受到地形地質的影響,僅靠著甘蔗製糖、砍伐樟樹焗腦為主,後來因埤圳灌溉系統興建,使得水田大增,頓時吸引更多新移民來苑裡地區開墾,因此埤塘為人民為了生存而發展出的生活智慧,形成重要的客家人文景觀之一。
(四) 客家生活路徑
雖然貓盂是最早建立街市的地區,但房裡鄰近土地公港口,往來貿易十分便利,因而成為最早的生活重鎮。後因港口沒落等因素,使得房裡古城逐漸掩沒、消失在現代都市中,如今,只能透過舊市街道所留下的部分建築,如古厝、史蹟與廟宇可見昔日繁華歲月。
二、細部構想
綜合上述規劃構想發展說明,包括唐山客家過台灣、客家移民薈蕉埔、客家先民生活智慧及客家生活路徑,在空間上,集居聚落包含房裡古城、苑裡老街、山腳老街及火炎山客庄(蕉埔、石鎮、南勢),時間軸之客家歷史發展,依序為房裡古城、山腳老街、火炎山客庄、苑裡老街。本計畫將苑裡鎮客家生活整體規劃構想,分為唐山客家首站、唐山客家中繼站、火炎山客庄及唐山市集,以縣道130為空間串連軸線,並以火炎山客庄作為重點發展區,並提出重點發展規劃構想及實質計畫。
(一) 唐山客家首站-房裡古城
(二) 唐山客家中繼站-山腳老街
(三) 火炎山客庄-蕉埔、石鎮、南勢
(四) 唐山市集-苑裡老街
|
全區規劃分項
|
一、調查研究計畫:
苑裡位於台灣中西部沿海地區,氣候怡人,地形以苑裡平原為主,境內有許多著名觀光景點。
1、自然環境調查
2、人文環境調查
3、景觀遊憩資源調查
4、苑裡客家族群分布現況調查
5、苑裡客家聚落生活環境資源調查:依人、文、地、產、景作為調查項目。
二、規劃設計計畫:
1、蕉埔客家藝術村啟動計畫
2、山腳客家趕集場域營造計畫
3、大埔溪埤圳生活空間營造計畫
4、柚香尋根營造計畫
5、石鎮柚櫻綻實質計畫
6、南勢山水嶄實質計畫
|
分年分期計畫規劃
|
一、第一年期計畫:
1、蕉埔客家藝術村啟動計畫
2、山腳客家趕集場域營造計畫
二、第二年期計畫:
1、大埔溪埤圳生活空間營造計畫
2、柚香尋根營造計畫
三、第三年期計畫:
1、石鎮柚櫻綻實質計畫
2、南勢山水嶄實質計畫
|
資料來源:苑裡鎮公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