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大湖鄉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研究計畫


()整體區域資源調查案
5.

鄉鎮
大湖鄉
補助年度
99年度第次複審
計畫案名
苗栗縣大湖鄉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研究計畫
核定日期
99.10.29
結案日期
101.3.27
摘要
大湖鄉的農特產業、 客家史蹟文化、自然生態景觀,見證客庄先民的生活歷程,大湖老街至今仍保有許多客家傳統建築樣式及語彙的街屋,當地也擁有許多地方傳統客家特色文化與活動,如三黑活動、客家娶親、中元普渡、食伯公福、九獻神禮、三獻神禮等,皆具體展現出客家人文特色的精粹。
因此為保存傳統客庄社區公共生活場域、強化客屬文化資產特色、客庄聚落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落實在地居民共同參與社區發展與環境營造,本計劃以(1)建構完整大湖鄉客家文化的基礎資料(2)串聯全鄉景點、交通、區塊等地景系統再建構(3)落實社區參與為目標。
全區規劃構想
一、大湖鄉現有地方特色為基礎資源,以產業、觀光遊憩及自然人文風貌景觀等三大主題導入適宜性發展
()大湖素以「草莓、大窩及薑麻園」等聞名,將產業類型結合觀光遊憩契機發展休閒產業。
()呼應區域現有遊憩活動,結合產業及環境資源發展多樣化遊憩活動(如採果、賞桐、水岸鐵馬行),並與地方共榮發展。
()運用後龍溪、大窩溪、南湖溪及鯉魚潭等自然風貌發展生態遊憩活動,並且應符合低限度開發,避免影響既有生態環境及自然地景。

二、保留大湖客家人文風貌、歷史足跡及宗教文化特色,延續空間主體記憶
()應保留客家歷史場域及老街空間,並延續其人文記憶與意涵,在尊重地方文化立基下了解地方需求,遊憩潛力發展避免干擾在地居民生活。
()大湖鄉內萬聖宮、昭忠祠、聖衡宮等宗教信仰建築及關刀山、馬那邦山等歷史文化景觀,期能以特色文化活動吸引觀光客。
()透過在地客家傳統習俗,如『食伯公福』、『九獻神禮』等活動,延續歷史人文記憶,深化聚落空間主體,並鼓勵在地社區參與建立互動機制,加以適切之經營管理計畫,達成永續經營之願景。

三、創造大湖「慢活」生活型態之附加價值
()規劃單位綜整、發掘在地客家居民生活簡單與樸實之特性,賦予大湖『慢活』之新興生活型態。
()呼應「慢活」生活型態,注入『漫遊、悠閒、簡單』等氛圍,期能與觀光休閒活動產生共振效益。
()找尋在地文化及景觀特色,並融入『慢活意象』,在公共空間營造示範點之構想上,可結合特色素材,以闡揚地方風貌,創造屬於本鄉之地方意象,深化空間主體記憶。
全區規劃分項
一、大湖村
 ()發展主題:大湖草莓老街聚落漫遊
 ()需求說明:
1、緊鄰大湖酒莊及草莓館等魅力休憩點,容易將人潮引入。
2、大湖老街匯集早年傳統產業活動及文化驛站。
3、可利用老街步行方式將周邊景點逐一串連。
 ()改善方向:
1、老街忠孝路及中原路街道無特色,可透過鋪面材質設計來提升
自明性。
2、造型指標系統需加強。
3、沿線建築可透過造型門牌、垂直綠化或街道家具手法展現客家
特色。
 ()遊憩類型建議:老街文化產業巡禮
 ()可行性說明:
1、透過社區理事長努力協調下,村民願意配合自家面前美化的意
願相當高,減少後續維護管理問題。
2、目前鄉公所已完成『大湖老街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工程』。

二、靜湖村
 ()發展主題:香林戲水遊
 ()需求說明:苗60縣道香林(番仔林)處茄苳吊橋下方之大湖溪,其兩側溪旁空間平緩,且可遠觀鷂婆山自然景色。
 ()改善方向:以生態工法整治野溪,塑造親子同樂之觀光親水區。
 ()遊憩類型建議:青山戲水遊
 ()可行性說明:
1、苗60 縣無空間作為停車使用,需與本鄉相關接駁車隊結合。
2、周邊景觀遊憩資源較貧乏。

三、明湖村
 ()發展主題:客家洗衫趣
 ()需求說明:聚落之洗衫坑是早期客家婦女使用井水洗滌衣物之場所,且現今仍有許多村民使用,是一處富有歷史背景之常民生活場域。
 ()改善方向:
1、可以利用老照片作為歷史文化解說用。
2、可運用客家紅磚陶板元素重新規劃洗衫坑現有混凝土環境。
 ()遊憩類型建議:常民文化巡禮
 ()可行性說明:可與大湖村『老街文化產業巡禮』串連。


四、富興村
 ()發展主題::騎鐵馬,賞農情
 ()需求說明:
1、社區聚落因配合農村再生計畫,將社區街道環境及閒置空間重新規劃,打造具特色之農村景觀。
2、已有完善之自行車道動線系統。
 ()改善方向:
1、造型指標系統需加強。
2、可在北六村聚落加強農村再生規劃,打造一村一特色。
 ()遊憩類型建議:
1、農村景觀風貌巡禮
2、環村單車之旅
 ()可行性說明:
1、結合縣文化局社區營造相關單位,做為農村社區觀摩教學示範社區。
2、結合村內既有自行車道方式欣賞社區聚落景觀。

五、大南村
 ()發展主題:採筍趣,賞農情
 ()需求說明:
1、社區聚落因配合農村再生計畫,將社區街道環境及閒置空間重新規劃,打造具特色之農村景觀。
2、竹筍加工產業
 ()改善方向:
1、造型指標系統需加強。
2、可在北六村聚落加強農村再生規劃,打造一村一特色。
 ()遊憩類型建議:
1、農村景觀風貌巡禮
2、採筍趣/竹筍加工DIY
 ()可行性說明:
1、結合縣文化局社區營造相關單位,做為農村社區觀摩教學示範社區。
2、結合村內農園開放給予遊客體驗採筍樂趣。
3、屬季節性活動。

六、大寮村
 ()發展主題:大窩傳奇、古厝之旅
 ()需求說明:大窩生態園區為著名遊憩點,周休假日遊客眾多,且園區內富含人文、自然、生態、古道、水圳等多樣性遊憩資源可選擇。
 ()改善方向:
1、造型指標系統需加強。
2、停車空間需增設。
3、既有設施老舊不堪使用。
4、園區涂敏恆故居未妥善規劃。
 ()遊憩類型建議:
1、賞桐花、訪夜螢之旅
2、人文生態體驗之旅
 ()可行性說明:
1、園區涂敏恆故居為私人所有,已取得管理者同意且未來同意開放及管理使用。
2、園區內之景點多能藉由步道動線加以串連成環狀遊戲動線。
3、社區發展協會有接駁車隊之服務。
4、大窩生態發展協會有專業地方解說員。

七、南湖村
 ()發展主題:十分崠老茶亭
 ()需求說明:十分崠茶亭地處出關步道及挑米古道沿線上,擁有眺望大湖鄉中心聚落景觀之視野,加上假日登山遊客多,具有傳統且獨特的客家人文歷史意涵之場域。
 ()改善方向:
1、造型指標系統及解說系統需加強。
2、停車空間需增設。
3、既有設施老舊不堪使用。
 ()遊憩類型建議:登山休閒之旅
 ()可行性說明:
1、苗栗縣政府認定為三級古蹟,確為珍貴稀有文化資產。
2、規劃團隊以協助公所申請客委會補助提案通過。
3、社區發展協會有接駁車隊之服務。

八、義和村
 ()發展主題:淋漓坪地區
 ()需求說明:
1、淋漓坪地區有草莓、蕃茄及溫泉產業外,尚有自然古道、山塘窩及石雲宮特有景觀資源典。
2、可發展多樣性之休閒遊憩活動。
 ()改善方向:
1、台三線轉苗55線道自明性不足。
2、停車空間需增設。
3、既有設施老舊不堪使用。
 ()遊憩類型建議:
1、無毒農業體驗之旅
2、人文生態解說之旅
 ()可行性說明:
石雲宮的天然壁石(蝙蝠洞)及淋漓樹之歷史典故具有發展遊憩話題之特色。

九、東興村
 ()發展主題:窺探馬拉邦楓采
 ()需求說明:馬那邦山是國內知名的賞楓登山據點外,周邊環繞著天然湖、古戰場遺跡、大石壁等特色自然資源,每到秋冬之際山上楓葉轉紅,大批的登山、攝影愛好者便湧入馬那邦地區。
 ()改善方向:
1、楓葉特色未有效展現
2、道路環境改善
3、缺乏停車空間
4、加強全區導覽指標
 ()遊憩類型建議:
1、登山健行之旅
2、人文生態解說之旅
 ()可行性說明:
1、登山健行活動可結合古戰場故事、楓葉季等多元化發展。
2、馬拉邦觀光休閒農業園區發展協會有專業地方解說員。
3、社區發展協會有接駁車隊之服務。

十、栗林村
 ()發展主題:薑麻園休閒農業園區
 ()需求說明:經由水土保持局及當地民眾的努力下,榮獲2007年十大經典農村殊榮,已發展成熟之人文、藝術、產業特色,為苗南縱谷熱門休閒遊憩據點。
 ()改善方向:
1130 縣道擋土牆面過於生硬無特色。
2、缺乏停車空間
 ()遊憩類型建議:
1、觀光果園採果體驗
2、休閒民宿體驗
 ()可行性說明:
1、緊鄰之聖衡宮香火旺盛,假日香客眾多。
2、園區發展較完善。

十一、武榮村
 ()發展主題:老地名挖寶趣
 ()需求說明:武榮村早期以溪流周邊為發展主要據點,其中坑尾寮溪流域上擁有豐富之自然資源,如鱸鰻窟等;武榮溪沿岸則有遺跡(如碾米工具)及聚落老地名被荒廢遺忘。
 ()改善方向:
1、老地名文史調查
2、溪畔缺乏教學觀察步道
3、停車空間缺乏
 ()遊憩類型建議:
1、老地名探索之旅
2、自然生態之旅
 ()可行性說明:
1、需再輔導教育在地村民對歷史文化的保存觀念
2、茶廠閒置空間尚未取得使用同意書

十二、新開村
 ()發展主題::舊官道巡禮
 ()需求說明:位在栗林村與新開村陵線上,舊稱為「老官路」,為早期通往大湖、卓蘭間之主要人行步道。官道兩側有高階梨果園及『剚人窩遺址』,與鯉魚潭可規劃自行車道環湖動線,串連栗林村與新開村週邊景點。
 ()改善方向:
1、老官道之歷史資源未開發
2、加強全區導覽指標
3、自行車動線規劃
4、停車空間缺乏
 ()遊憩類型建議:
1、環湖單車體驗
2、觀光果園採果趣
 ()可行性說明:連結之鯉魚潭水庫內部孤島規劃步道及休憩空間,為水庫管理局暫不對外開放。
分年分期計畫規劃
    經過分析調查大湖鄉大湖村、大寮村、南湖村、東興村、栗林村五村潛力示範點最易彰顯出聚落發展及觀光需求之成效。其中大湖村之潛力點已有公部門經費挹注,因此在本鄉資源平衡發展前提下,大湖村暫不列入本計畫之示範點。而南湖村、大寮村及栗林村在計畫執行情間,十分崠老茶亭(南湖)及薑麻園(栗林)相關規劃設計工程目前由公所陸續執行中。提出各村潛力點需求及可發展遊憩活動之類型後,再逐一依下述原則進行評估,選出五處做為景觀營造示範點,並研擬相關規劃構想說明。
1、配合大湖鄉現況遊憩發展之潛力點
2、做為大湖鄉重點景觀發展區之潛力點(必要性)
3、能具體凸顯大湖鄉客家聚落文化精神代表之潛力點
4、後續土地易於協調者、易於取得開放同意書或公有地之潛力點
5、符合居民所需或鄉公所施政方針之潛力點
6、鄰近周邊景點且可創造多元遊憩活動之潛力點

以下為各研擬之潛力點與構想初擬:
一、大寮村-大窩傳奇,古厝之旅
 ()潛力點:涂敏恆大師故居
 ()地理位置:大湖鄉大寮村大窩山腰
 ()歷史背景:涂敏恆先生大湖人,一生奉獻於客家歌謠創作,其中代表歌曲為「客家本色」。從十八歲開始從事國語歌曲創作約三百多首,其中也有幾首歌是令人津津樂道的歌曲,如「送你一把泥土」、「苦澀的呢喃」等。隨著時代.環境的變遷,國語流行歌曲的主流趨勢愈發壯大,大師感到客家歌謠有逐漸消失的危機,因此開始朝著客家歌謠的領域發揮創作,從1983年開始至2000年,總共創作了兩千多首的客家民謠,其創作歌曲的質與量讓人佩服不已,包括藝術歌曲20首,軍歌20首,客家歌曲1000餘首,國語歌曲300多首以及閩南與日本歌曲各1 首,最令後人肅然起敬的是『創作客家歌謠動機乃為傳承客家文化』之情操!在西元2000314獻給獅潭鄉鄉長「獅潭鄉歌」回大湖途中車禍身亡,留下長達60分鐘表現客家精神但未完成的「雪霸交響曲」,享年58歲。目前故居展示遺作、文物等。
 ()潛力點說明:目前故居由大師之兄-涂敏辰維護管理,可開放進行參觀拜訪,目睹伴隨大師成長的故居環境。故未來執行上容易推動。
 ()特色與價值:得以傳承與保留客家歌謠文化
 ()構想初擬:
1、為紀念涂敏恆大師在客家歌謠的貢獻,建議結合大窩文史生態區各景點,利用客家歌謠元素提昇整體環境視覺美感效益。
2、故居內部展示空間改善
3、解說導覽設施
4、指標系統建置
5、規劃團隊已協助公所申請客委會補助計畫(已核定)

 ()潛力點:大窩生態園區
 ()地理位置:大湖鄉大寮村大窩山腰
 ()歷史背景:「大窩」位在大湖鄉大寮村,距台3線道路約2公里,地屬雪山山脈支脈反水山的西側,反水山主峰高達海拔1007公尺,大窩就是反水山西側集水區的地名,整體面積約為300公頃,由於山多平地少,僅能低度開發,全區維持相當完整的山林地形,擁有豐富精彩的生態內容、美麗的山林景緻以及先民徒手開鑿引水圳道的遺址。
 ()潛力點說明:
生態景觀方面有每年45月伴隨滿山盛開桐花的螢火蟲、無急流深潭且護溪有成,隨處可見馬口魚、纓口鰍、溪蝦等水族動物悠遊其間的大窩溪;在自然景觀方面,「蘿蔔絲石壁」和「破褲石壁」則是出於當地居民為曬蘿蔔絲而命名,及毒魚藤與樟樹糾纏了近兩個世紀的「古樟奇藤」奇觀;客家文化則有已故客謠詞曲創作者凃敏恆先生故居。
 ()特色與價值:
大窩生態園區不論在生態、自然或人文方面之遺址場域,皆能見證客家先民早年艱辛與智慧的表現,可說是客家精神寶地。
 ()構想初擬:
1、大窩生態園區的停車位不足,為紓緩車輛擠往生態園區裡,期望可搭配接駁車等,減緩車輛阻塞。
2、大窩生態文史生態協會表示,本地擁有溫泉資源,可望成為未來發展重點。
3、古圳道通往的蝙蝠洞之既有動線需以步道加以規劃。
4、觀魚亭後方通往三兩三停車場以木棧道方式連結成環狀動線(步行可達涂敏恆故居、三連潭及伯公潭水圳遺址)

二、南湖村-十分崠老茶亭
 ()潛力點:十分崠老茶亭
 ()地理位置:大湖鄉南湖村關刀山脈
 ()歷史背景:十份崠茶亭座落關刀山脈十份崠山(591m)南麓鞍部,苗60線公路旁,標高約550m。苗60縣道為昔日銅鑼鄉新雞隆通往大湖的主要路徑,稱「十份崠越嶺路」。自新雞隆新庄經鹿湖、九份、十份崠、草崠進入大湖大寮,支線沿南湖坑溪至南湖,西端由鹿湖西行,可抵三義。茶亭經內政部及苗栗縣政府認定為三級古蹟,為客家先民所留之珍貴文化資產,加上時募款興建與每天免費供茶解渴之公益善行,當值得現今工商業社會汲汲營利的後人學習並予以發揚,又此處的稜線視野與清涼的風口,更提供國人豐富的人文、教育、休閒深度旅遊景點。
 ()潛力點說明:地處出關步道及挑米古道沿線上,擁有眺望大湖鄉中心聚落景觀之視野,加上假日登山遊客多,具有傳統且獨特的客家人文歷史意涵之場域。
 ()特色與價值:得以傳承與保留客家精神代表
 ()構想初擬:
1、邊坡綠美化
2、既有擋土牆美化(含解說導覽設施)
3、指標系統建置
4、觀景平台設置
5、規劃團隊以協助公所申請客委會補助計畫(已核定)

三、東興村-馬那邦山古戰場歷史文化景觀
 ()潛力點:馬那邦山古戰場歷史文化景觀
 ()地理位置:大湖鄉東興村,以及泰安鄉馬那邦山地區。
 ()歷史背景:現在的馬那邦山,少了往昔的肅殺之氣,反而以登山、賞楓等休閒活動而聞名,成為了都市人的森林旅遊區。山的西側緩坡,近年設了很多處的觀光果園,以栽值柑橘、水梨、桃、李等水果為主。
 ()潛力點說明:馬那邦山非以戰場為主要定著,該區之優美山林,最初是泰雅族原住民之居所,因此見證昔日住民生活的馬那邦山古道,亦為重要的人文史蹟。而近年所設置深具登山色彩的「徐慶榮紀念碑」,亦可見證馬那邦山空間的轉變。另每到秋冬之際山上楓葉轉紅,大批的登山、攝影愛好者便湧入馬那邦地區,登山、賞楓可說是馬那邦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以及特色。此外,因應多變地形而形成的梯田景致,以及保存得宜的自然風貌,使得馬那邦地區的自然生態資源亦相當豐富。
()特色與價值:
1、馬那邦山所保存的許多戰爭紀念物,能夠見證與說明清代原漢關係與官方開山撫番政策,以及日治時期理蕃政策與討伐行動臺灣重要歷史時代過程。
2、馬那邦山為泰雅族北勢群原住民之文化存留處,其馬那邦山古道為昔日住民之生活要道。近年所立的徐慶榮紀念碑亦呈現了馬那邦山在臺灣登山休閒風潮的定位。加上馬那邦山的賞楓、健行活動至今依舊持續維持,藉由此地理上的多樣景觀,馬那邦山呈現出人類與此實體環境互動的漸近與共生過程。
3、馬那邦山所保存良好且完整的森林生態區域,曾於日治時期吸引眾多學者深入馬那邦山古道進行學術調查,對於人類學、考古學、植物學與生態學等有著相當大的貢獻。
4、馬那邦山文化景觀中與戰爭有關的紀念碑與歷史場所,是見證昔日發生在臺灣的戰爭過程,為最具紀念性的表現,並具有給予人類省思之機會,擁有極重要的普遍意義與象徵性價值。
()構想初擬:
1、進行深入調查與研究,馬那邦山由於幅地廣闊,且相關具體資料仍嫌薄弱。因此建議於未來進行較細部的深入研究,期已找出其他與戰爭相關之遺跡或是景點,也能夠對於保存方向有資料依循。
2、「馬那邦山戰諸地碑」、「弔忠魂」碑體及「梅園石刻」等聯合指定為馬那邦山戰役之相關史蹟保存。這些石碑對日人討伐原住民之歷史上極具意義,然「馬那邦山戰諸地碑」碑目前因不明原因而斷裂成數截,因此建議加以修護保存,避免日後消失無蹤。
3、震災紀念石碑可再單獨列為「古蹟」或「歷史建築」類文化資產加以保存。
4、加強楓葉主題空間營造。
5、登山健行活動多元化發展,如結合古戰場故事、結合草莓產季、楓葉季等。
6、研發楓葉形象之食、衣、住、行、育、樂相關產品。

四、栗林村-薑麻園休閒農業園區
 ()潛力點:薑麻園休閒農業園區
 ()地理位置:大湖鄉栗林村薑麻園地區
 ()歷史背景:薑麻園海拔五百至八百多公尺,在這裡可看到雲海繚繞、風起雲湧的壯麗雲海美麗風光,四季還有不同的水果。薑麻園原為觀光農園區,農產以種植桃、李、草莓等水果為主,經過農村新風貌的營造,讓當地居民有了新希望,激發了在地人的創意巧思,對於農村休閒旅遊的轉型更為積極,同時結合原有豐富之地形地貌、林木之美與無光害的星空,活絡了農村經濟與人文藝術,帶動了當地的商機,創造「薑麻園」前所未有的榮景。而「聖衡宮」,因供奉關聖帝君其祭祀圈涵蓋了大湖、三義、卓蘭地區,全省慕名而來之信眾,更為數可觀,祭祀儀式中的「九獻神禮、三獻神禮」代表著傳統客家祭典文化,加上園區內之登山步道動線數條,提供遊客多樣性的遊憩活動。
 ()潛力點說明:經由水土保持局及當地民眾的努力下,榮獲2007 年十大經典農村殊榮,已發展成熟之人文、藝術、產業特色,為苗南縱谷熱門休閒遊憩據點。
 ()特色與價值:客家傳統祭祀文化保留及推廣
 ()構想初擬:
1、推廣調查以關聖帝君為主的「聖衡宮」祭典文化:聖衡宮是薑麻園聚落生活及信仰中心,從廟宇的建築、祭祀的關聖帝君、地方耆老口述歷史等,利用在地文史影像記錄方式建構傳承深耕無形的文化資產。
2、強化登山步道休憩服務設施:透過週邊環境景觀之改善,推廣客家文化資產資源,帶動地方觀光及產業倍增計劃,促進地方休閒產業發展。
3、環境景觀綠美化。
 
資料來源:大湖鄉公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