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橋鄉客家聚落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

()整體區域資源調查案

15.

鄉鎮
造橋鄉
補助年度
101年度第 3次複審
計劃案名
造橋鄉客家聚落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
核定日期
101.08.01
結案日期
104.01.16
摘要
客委會為補助地方政府整體規劃客家聚落,保存傳統客庄社區公共生活場域,強化客屬文化資產特色,落實在地住民共同參與社區發展與環境營造,特訂客家委員會補助地方政府推動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作業要點。
本計畫即針對補助要點中第三條第六款之:客家聚落環境營造發展總體規劃:客庄聚落所在範圍內人文歷史、產業地景及空間建築學之調查分析、發展課題、分期執行方案等總體規劃或基本設計,予以規劃。
客委會2001 年正式開始運作後,為拓展社會大眾與客家文化接觸的機會,於 2004 年提出「客家生活環境營造計畫」,試圖統籌修正原先以設施為主及靜態展示客家文物的營造概念,期待改以動態的客家文化體驗。
2010 1 月《客家基本法》完成立法程序之後,依據「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相關條文精神,將擇定具有特色之客家聚落,鼓勵各縣市政府、鄉鎮公所辦理客家聚落風貌保存中長程發展計畫,透過循序漸進、全面性的基礎調查、整體規劃,使聚落保存的理念得以落實。
全區規劃構想
1.    研擬全鄉發展定位與策略:
針對造橋鄉的資源、進行swot 分析。
2.    環境調查與案例分析:
造橋鄉內環境,及周邊城鄉環境國內案例、國外案例。
3.    全鄉客家聚落基礎資料調查分析:人文地產景等調查。
現地田野調查、結合文獻、訪問調查。由文史工作者、空間規劃者、社區營造推動者、地方居民等共同參與。地方居民每村各一人位調查員,由在地的協同主持人協調。
4.    研擬造橋鄉內及與周邊城鄉客家文化資源整合與全區發展構想:
資源分為策略性資源、特色資源及基礎資源等,資源整合有人文地產景的整合、鄉內資源整合、鄉際資源整合。全區發展構想包括人文發展構想、產業發展構想及景觀發展構想。
5.    聚落公共生活空間示範點規劃營造:
至少5處,包括三個啟始開墾路線區域、中期開墾區、晚期開墾區各一處。
6.    研擬分區分期計畫:三年計畫。
全區規劃分項
一、造橋村造橋街區營造計畫:目前火車站與周邊日式木屋大部份整修完成。
1.為造橋鄉行政中心,主要聚落,有鄉公所、圖書館
2.有造橋火車站
3.往昔有許多窯廠
4.火車站對面有老紅磚屋巷弄
二、造橋村老庄聚落營造計畫:
 為造橋村開發的起點,具有歷史意義。也生長出徐純仁鄉長之政治世家。伙房以具有正廳前的「軒」為特色。為造橋村開發的起點,具有歷史意義。也生長出徐純仁鄉長之政治世家。
三、平興村大埤黃家聚落營造計畫:
 大埤往昔為重要的灌溉埤塘。以往面積廣大,現已縮小。黃家有古文書文化。
四、平興村雙合窩古道營造:
往昔為錦水學生走路去造橋國小上課之路。目前所見為狹長山谷,中有一條農路貫穿,沿線有田園、埤塘、伯公、伙房等。
五、平興村汀州客文化館解說設施與文學步道工程:
基地現有一閒置之空間,外觀也具客家傳統建築風貌,現有館舍由屋主自籌經費活化利用。本計畫外部作解說設施,以及後方登山步道可注入文學與客家內涵,成為客家諺語步道。
1.          內部展示設施施加強(屋主自費辦理)
2.          文化館周邊環境營造。
3.          後方登山步道可注入文學與客家內涵。
4.          指標與解說設施。
六、酪農專區休閒體驗營造計畫:
民國64年酪農產業引入造橋鄉,包括平興村、豐湖村及龍昇村等,目前豐湖村的苗翔牧場是轉型休閒牧場的代表。原農村新風貌等計畫已施作登山步道等。目前客委會補助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工程,除了整修步道外,也增加水岸步道、核心露天劇場等。
七、豐湖江家伙房營造計畫:
客家代表性的伙房,及其前的水圳,山下又是田園景觀。整體有傳統客家農村風情。
1.          內部展示設施施加強(屋主自費辦理)
2.          文化館周邊環境營造。
3.          後方登山步道可注入文學與客家內涵。
4.          伙房前廣場改善(地材、休憩設施)
5.          入口至伙房道路步道。
6.          洗衫坑再造。
7.          水車設置(汲水供洗衫坑用)2座。
8.          解說設施與指標設施。
八、談文村午日節湖大學商圈營造計畫:強化育達大學與周邊的結合。
九、談文村阿八窩客家傳統建築營造計畫:多族群共生的優質生活家園,傳統伙房群生態博物館之一據點。也是晴耕雨讀客家精神中之「雨讀」重文
1.          道路廣場、角落空間等之環境改善。
2.          福德祠周邊改善。
3.          傳統伙房保存活化。
4.          人文歷史解說設施。
十、教的象徵。羅家、彭家、古家丘陵鞍樹造林計畫:客家農村生態風貌解說點。
十一、        龍昇村大潭生態族群宗教營造計畫:為客家、閩南與平埔共居之處。為道卡斯族的聖湖。目前已整理出內外二湖,二者之間設堤防。
十二、        龍昇村九車籠傳統聚落環境營造:
    傳統紅磚瓦房群小聚落空間保存,營造具有傳統風情的優質生活環境,以及造橋客家文化生活環境體驗微旅行路徑上的重要節點。
1.          作為展現多族群美食文化的據點。聚落內道路廣場、角落空間、古井周邊等之環境改善。
2.          三合院周邊環境營造。
3.          牛墟周邊環境營造。
4.          聚落內道路廣場、角落空間等之環境改善。
5.          古井群周邊環境營造。
6.          擋土牆文化意象美化。
7.          解說設施與指標設施。
十三、        談文車站周邊環境營造:
1.          原有入口鐵皮牆與護欄整理。
2.          新設入口區與步道(由入口區走向火車站正前方),地標設置。
3.          車站前廣場整理。
4.          天橋藝廊。
5.          周邊綠地公園化(南北及東西側)
6.          解說設施與指標設施。
7.          月台混凝土候車亭木屋意象化。
十四、        朝陽村福陽宮與大榕樹下伯公廣場:活動廣場,結合農耕文化意象。
1.          廣場空間區畫。
2.          廣場及周邊地坪改善。
3.          綠美化。
4.          解說設施-朝陽的農耕文化。
十五、        造橋文火車站建築、天橋及開放空間、停車場:
1.          文化休閒車站/鐵道文化解說據點
2.          旅遊服務中心(站長宿舍)
3.          親子活動中心(副站長宿舍)
4.          老人關懷據點(員工宿舍)
5.          藝術化
十六、        員工宿舍建築整修:
1.          拆御及桁架結構補強。
2.          基地與基礎整理。
3.          牆面與門窗工程。
4.          屋架與瓦材工程。
5.          室內設施工程。
十七、        員工宿舍周邊環境營造:
1.          基地整理。
2.          解說牆及廊道工程。
3.          台階無障礙坡道工程。
4.          枯山水等景觀工程。
十八、        茶香街坊周邊規劃設計:茶席文化展示場,作為推廣茶生活美學據點。
1.          茶席雅集用戶外桌。
2.          造橋鄉茶產業與茶席文化解說設施。
3.          周邊田園等空間結合運用。
十九、        劍潭古道支線開闢工程:劍潭古道系統之支線,結合登山與體驗聚落生活之步道茶席古道。
1.          登山步道開闢。步道舖面、必要之扶手等設施。
2.          導覽解說設施設置。
3.          古道上設置茶席文化用石桌。
4.          安全護欄。
5.          休憩節點設施。
6.          解說設施與指標設施。
二十、        茶亭崗公園二期工程:茶席文化展示場,作為推廣茶生活美學據點。
1.          傳統農村意象設施。
2.          造橋鄉茶產業與茶席文化解說設施。
3.          周邊田園等空間結合運用。
4.          整地及地舖面與喬木。
5.          穀倉意象設施。
6.          安全護欄。
二十一、                石油博物公園解說場工程:
1.          地形整理及地舖工程。
2.          解說牌及廊道。
3.          休憩亭及其休憩設施。
4.          指示牌。
二十二、                龍昇村蔗廍客家聚落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規劃設計:造橋鄉海線閩南地區中的優質客家聚落環境。桉樹造林新時代客家山林產業解說場。
1.          聚落內道路廣場、角落空間、古井周邊等之環境改善。
2.          三合院周邊環境營造。
3.          羅家桉樹林、埤塘、與龍園生態園周邊強化客家文化環境元素。
4.          古井周邊等之環境改善。
5.          解說設施與指標設施。
分年分期計畫規劃
一、第一年期計畫:
1.          北區:朝陽村、談文村、談文火車站周邊、阿八窩聚落。
a.           談文車站周邊環境營造
b.          談文村阿八窩客家傳統建築營造計畫
c.           朝陽村福陽宮與大榕樹下伯公廣場
2.          客庄特色元素整合營造案:
a.           伙房群調查及環境營造示範規劃
b.          東區伯公群與周邊聚落環境營造工程
二、第二年期計畫:
1.          中區:造橋村、造橋火車站員工宿舍周邊、鐵路東側步道、口山步道。
a.           造橋文火車站建築、天橋及開放空間、停車場
b.          員工宿舍建築整修
c.           員工宿舍周邊環境營造
2.          客庄特色元素整合營造案:
a.           牧場群調查及環境營造示範規劃
b.          中區伯公群與周邊聚落環境營造工程
三、第三年期計畫:
1.          東區:大西村、大龍村、錦水村、卜上伯公周邊、劍潭古道。
a.           茶香街坊周邊規劃設計
b.          劍潭古道支線開闢工程
c.           石油博物公園解說場工程
2.          南區:豐湖村、平興村、江家伙房周邊平、汀州客文化館周邊。
a.           豐湖江家伙房營造計畫
b.          平興村汀州客文化館解說設施與文學步道工程
3.          西區:龍昇村、九車籠聚落周邊、蔗廍聚落周邊。
a.           龍昇村九車籠傳統聚落環境營造
b.          龍昇村蔗廍客家聚落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規劃設計
4.          客庄特色元素整合營造案:
a.           農塘群調查及環境營造示範規劃
b.          西區伯公群與周邊聚落環境營造工程

留言